top of page

媒體報導

文章類別:

讓綠能充電站遍地開花,源點科技打造電動車「超級綠洲」

台灣電動車占有率攀升,產業也掀起一波充電站大戰。僅成立五年的源點科技,在充電站建置數上奪冠,更自信喊出2030年要實現全站點100%使用綠電,如何做到?

​日期:

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

你是電動車車主嗎?你曾患上找不到地方充電的「里程焦慮」嗎? 


累計至今年上半年,台灣的電動車「車口」已近七萬,全台充電站需求量爆增,數量已衝破2100站,和加油站的2500多站相去不遠,這才漸漸治癒車主的里程焦慮。 


充電基礎建設闢建速度快如疾風,也代表產業掀起一波「充電站大戰」,除了出現許多新創公司,就連地產業的三地集團、電信業的台灣大哥大都紛紛轉投資,搶攻這塊2030年市場規模達到121億美元的大餅。 


但重資本的大企業可不見得在這片產業藍海占上風。攤開全台第三方充電業者建置的充電站數量統計表,盤踞前兩名的是新創公司源點科技(EVOASIS)、旭電馳科研(U-POWER),第三名才是隸屬三地集團的特爾電力(TAIL)。 


其中,EVOASIS的取名初衷,就是為了成為電動車(EV)的充電綠洲(OASIS)。他們喊出2025年將超充站擴展到600支以上,慢充站增加到2000個。 


不僅展現雄心壯志,EVOASIS在2022年獲得貝萊德另類資產(BlackRock Alternatives)旗下的永鑫能源挹注資金,近期更擊退各路強敵,連奪中油、國道休息站的充電站建置標案。 


-


移動碳排源難掌握,矢言成為淨零推手


7月中旬一個午後,採訪團隊來到EVOASIS最賺錢的「桃園青埔超級綠洲」。位於青埔重劃區林立高樓間的一塊三角窗空地,雖然是平日,電動車依舊一台台魚貫進出,爭搶6座充電樁、12支充電槍,10多分鐘充飽電後,又一批新的電動車開進來,熱門程度可見一斑。 


這家只成立五年的新創公司,甚至喊出2030年實現全站點100%使用綠電,提升充電站的「綠色價值」,他們到底有何盤算? 


EVOASIS充電站結合綠電的起手式,是2021年落成的苗栗公館快充站。除了首度採用美規CCS1結合歐規CCS2的單樁雙槍,最引人注目的,莫過於站點上方的太陽能板,自己發電自己使用。 


接下來,EVOASIS還要增設儲能設備,並結合EMS電能管理系統,將白天的發電存下來,夜間提供給車主使用。如果太陽光電提供的電力不足,EVOASIS也已著手購買綠電,打造「智慧綠能快充站」。 


在EVOASIS充電的車主,就這樣成了綠電使用者。而這一切,源自年僅40歲執行長陶百群的期許:「我想讓我們的電更環保,讓環境走向永續發展的未來。」 


競爭對手、特爾電力總經理王慧婷認同綠電充電站的概念,雖然拉升營運成本,但頗具ESG的象徵性意義,「比如說,我們願意多花一點錢買有機蔬菜,相信很多電動車主對友善環境早有涉獵,也會支持充電站提供綠電。」 


陶百群強調,各國都在追求2050淨零排放,但交通工具的「移動碳排源」最難掌握,如果可以多一個選擇,就能更快達到淨零。 


-


三階段、三據點布局,電動車變供電樞紐


想要成為淨零的推手,EVOASIS規劃「三階段、三類據點」。陶百群說,首先是擴充大量充電據點,先打造完整的充電網;接著,EVOASIS會成為生活據點,車主充電的時候,可以在無人店領包裹、買咖啡;最後是能源據點,落實V2G(Vehicle to Grid)的概念,電動車在特定時間化身為供電樞紐,補足台灣電力短缺。 


陶百群也看準無人車的發展趨勢,「想像這邊有20個停車格,其中四輛是無人車,除了停車還能補電;你想搭計程車,透過App叫車,電動車就會從最近的充電站點出發到你家接送,以後的移動會變得很不一樣。」 


陶百群的想法很前瞻,他也一直在做前衛的事,光是他2009年負笈前往冰島攻讀再生能源,家人與朋友就覺得不可思議。 


2005年,陶百群還是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學生,正逢《京都議定書》生效,解決溫室效應、減少碳排放變成熱門議題,「全世界都在找再生能源,我其實對地熱非常有興趣,就拿了獎學金去地熱研究最先進的冰島大學讀書。」 


而且,在冰島的生活,意外成為陶百群的「充電站啟蒙」,他那時看到一輛特斯拉電動車在路上趴趴走,「我一直在想,到底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環境更好?電動車或許是一個好方法,電動車需要什麼?就是電嘛!」 


學成返台,陶百群先在太陽能板製造廠工作三年,隨後湊了100萬元創業,成立「陽光花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」,專門開發太陽能案場。累積幾年綠能產業的基底,他2019年再度創業,以第三方營運商搶進電動車充電市場。 


當時,台灣充電站有限,規格整合龜速,猶如電動車的沙漠,「里程焦慮」成了電動車主的硬傷。「那時候很多電動車主都在網路上討論,做充電站一定很賺錢,但就是沒人切入!」陶百群分享,在充滿未知的時候,公司咬著牙解決一個個問題,就算無法快速回收利益,也會對社會產生價值。 


這呼應了陶百群想用電動車改善環境的起心動念。他坦言自家產品不像半導體、AI那麼高科技,卻是基礎建設,看似很簡單,「但要跨出開始的那一步,還要一直持續下去,真的不太容易。」 


-


讓每度電更有價值,共創美好電動生活

陶百群舉例,EVOASIS和當時仍為法商的家樂福合作,雖然較能接受新科技,但仍有一定的抗性。他指出,每一間家樂福都有節省用電的目標,但裝了充電樁會用更多電,當然會抗拒,所以EVOASIS幫他們做自動化調節,用電多的時候,充電樁降載,避免無效放電。此外,愈來愈多電動車主要求家樂福裝充電樁,充電、購物一次滿足,所以雙方合作就更加順暢。 


堅持是有回報的,EVOASIS預估2025年公司財務轉正,預計2027年在台灣IPO,除了股東數持續增加,貝萊德的投資也讓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,「雖然金額不能透露,但他們(貝萊德)看好我們的財務和營運模式,投資規劃長達十年。」 


值得一提的是,電線電纜大廠太電的第三代鄭旭捷、水泥大廠環台水泥的第三代李韋德都是陶百群的創業伙伴,他們認為,改善電動車充電環境之餘,也要慢慢導入綠電。因此,在EVOASIS充電的車主,每充50度電,就相當於在環境中種植一棵樹木一年的減碳量,每一度電用得更有價值,實踐品牌宗旨「共創美好電動生活」。 


「我是一個不那麼業務的業務,沒有什麼訣竅、不是特別會讚美人,更沒有很多土地,但我們很誠懇跟客戶、地主討論充電站的細節,做好這些基礎的事,才能實踐夢想。」陶百群用雙手畫了一個圓,再用手指作勢敲打。 


這個當初從冰島返國的新創企業家勇於做夢,夢想已接上綠色電力,向前馳騁。 

  附圖說明  

源點科技執行長陶百群以太陽能光電板結合充電站,為電動車主打造名符其實的「綠洲」。

bottom of page